Featured image of post 读鲁迅《呐喊》

读鲁迅《呐喊》

更新时间

2023-7-18

前言

在以前上学的时候,经常可以见到鲁迅先生的作品,前一段时间我去逛书展的时候,偶然间见到了鲁迅先生的这本呐喊,忽然意识到,曾经虽接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,但却从没度过他的书,于是买来一本来读,将我读此书时的感受记录于此,我读书的时间飘忽不定,所以这篇博文也会不定时的更新。

阿Q正传第二章优胜记略

阿Q有他自己的一套安慰自己的方法,但这种方法多是通过作践自己来达到目的,他遇到不快的事,他应该时需要发泄的,他不能就这么忍气吞声地把它消耗掉,阿Q要如何宣泄呢,我在初中学政治的时候有学过合理宣泄的方法,但目下以及记得不很多了,有找人谈心,写下来,运动,但可惜的是阿Q并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,他在未庄应该也是没有可以谈心的人的,多半也不会写字(这在后来阿Q在衙门里签名的时候得到了验证),运动的理念也还没有盛行,他因此就很难找到可以宣泄的途径,他一开始的宣泄方式是又骂又打,但他因为发现在这方面并不占优,便不再如此,物理上的方法行不通,他开始从心理入手,他的想法在我看来还是很有逻辑的,他从劣势中寻找好处,聊以自慰,从中获得相对的快乐,然既是相对,便该有一个基准,阿Q从别人骂了他打了他中获得快乐,便说明他已将别人骂他打他看做常态,接受了这一现状,然后再在这之上寻找快乐,如此一看,于我来说,我认为这是可悲的,我不认为别人骂我打我是可以接受的,但从阿Q看来我又是可悲的,我因被人打骂而怨屈,不能对他人反击。

但我发现,虽说现在我说阿Q这种聊以自慰是可悲的,但我或许也曾如阿Q一般,比如说别人对我做了什么,我有时会说“儿子对爹……”,我们把自己认为是别人的爹,希望以此来反击别人,宽自己的心,洋洋得意。那是我尚年幼,亦没有度过阿Q正传中的这一篇,却做出了同阿Q相似的行为,我认为这是比较可怕的,阿Q的这些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,它起源于我们所处的环境,阿Q对他人是骂不过打不过,而现在我面临的情况是不敢骂不敢打,这种说法颇有些我被礼胁迫了的感觉,或许我是不愿骂不愿打,如此我便是被礼教化了,不过年幼的我相较于其他的孩子是比较瘦弱的,亲人常说我胳臂太细,也比较木讷,无形之中我或许也是骂不过打不过。我认为我那时的生活环境是比阿Q好不少的,阿Q没有几个钱,而且还总要赌,输个精光,我虽然有没有什么钱,但好在有父母的抚育,吃穿是不愁的,在我年幼的记忆中,也确实没有吃苦的记忆,而我却也险些成为了阿Q,阿Q所处的环境铸就了阿Q,我所处的环境铸就了我,生活的条件确实改变了,可除硬件之外,还有软件,人们心中的某些东西是没有改变,纵使过去了那么多年。但好的一面是,我在幼时不自觉地变得有点像阿Q,阿Q是一个年龄比我当时大得多的人,我现在稍稍认清了阿Q,不至于我长大后完全变成阿Q,教育的重要性在此体现,语文中曾将阿Q正传列为读物,那是我不喜读书,如今看来,这是正确的,使心智尚不成熟的人能尽早了解阿Q的某些是重要的,即使是困难的,不过这对阿Q来说是有些过分了,他又要怒目而视了,所幸的是他有他自己的优胜法。

阿Q正传第三章续优胜略记

阿Q又有他自己的自尊心,在他的心目中有他自己的高低贵贱,不论其他,这是他自己的标准,他一方面在心里瞧不起人家,但就自身而言又没有什么比得上人家的,这一点他没有清楚地认识到,就这件事情说,我或许也是这样,看不上不合礼的人,但他们之中确实有些比我更优秀,我对此愤愤,但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嫉妒。

阿Q在这篇最后戏弄小尼姑引得大家发笑,他以为自己对他人有所贡献,因此心中有些许快乐,但小尼姑在最后反驳阿Q,大家亦是大小,阿Q跟着大笑,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大家并不是因为他而笑,是因为他所做而笑,即对事儿不对人,阿Q宛如涂了花脸的小丑,大家并不在意花脸下的人是谁儿,只在乎他能不能让他们开心。
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